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和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要求,结合县党代会、人代会会议精神,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服务业新兴产业,壮大服务业主体规模,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全面打造“两城两地”新射阳。现就做好2021年服务业发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6亿元,同比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5%以上;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服务业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服务业税收30亿元,同比增长8%;新培植服务业规模企业80家(含规上、限上);新增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入库项目20个;新开工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创建市级5A级服务业园区1个;获评3星级以上服务业企业8个。
二、推进措施
高起点编制全县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高水准编制射阳县“十四五”现代物流规划,高标准编制黄沙港渔港经济区规划,以规划引领打好全县服务业发展“五张牌”,全面夯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各项措施。
1、创塑射阳特色,打响服务业发展“文旅牌”。紧抓高铁时代文旅重塑等重大机遇,创塑特色文旅品牌,探索以文带旅、以旅兴商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康养旅游开发,加快推进日月岛南岛、千鹤湖酒店等项目建设,上半年实现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一期、千鹤湖酒店试运行,做优做美生态环境,做精做细康养业态;大力推进渔港旅游开发,加快黄沙港渔港小镇建设,黄沙港渔港小镇风情广场二季度试运营,打造东部沿海别具一格的渔港风情体验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开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文化需求,依托我县丹鹤、红色、后羿等地域文化特色和淮剧、杂技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建设一批趣味性、时尚型、互动性产业项目,年内杂技艺术中心、新城文体中心投入使用,黄沙港“鱼眼看世界”对外开放,凤凰文化广场开业,射阳县博物馆整体竣工;大力推进农业旅游开发,做大做精千秋阳河湾生态旅游区、海河“四季果香”、特庸“桑乐田园”等农家乐项目,形成住乡村院落,吃五谷杂粮,尝季节果蔬,悟农耕文化的创意农业产业链,年底“四季果香”、“桑乐田园”开门迎客。
2、培育新兴产业,打好服务业发展“科技牌”。积极培育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重点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致力打造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全面提升南大科技园孵化水平,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二季度交付使用,国阳智能装备产业园年内投运。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水平,确保保利泰克测试中心、西门子海上风电产业研究院年内顺利建成、按期投运,三季度实现膜科技产业园试生产,能源物联网小镇、科创大楼年内开工建设,华能智链完成本地注册,全年开票销售不低于60亿元。高标准建设射阳物联产业园,三季度实现探伤科创园试生产,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二期、电子商务产业园。借力发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推进南大科技园、西门子海上风电产业研究院科技载体建设,推动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在射阳加速集聚,加快与莘庄、嘉定工业园合作共建步伐,打造产业飞地、科创飞地。
3、提升消费能级,打特服务业发展“乐活牌”。放大“同城效应”,加快建设盐射高速,紧抓盐通铁路通车机遇,主动融入上海“2小时经济圈”、盐城“1小时生活圈”。深度把握后疫情时代消费发展趋势,超前做好消费业态升级,着力打造以吾悦广场为核心的新城购物金融商圈,以安徒生趣伏里为中心的娱乐休闲商圈,以太阳城、日全食、朝阳街为节点的“网红”美食商圈,力促朝阳智慧街区上半年对外开放、嘉华囍宴大酒店年底试运营,做好城市空间“微更新”。鼓励夜间经济,依托“三街三圈一广场”主线,科学规划布局特色夜市街区,开发海都路餐饮特色夜市街区,改造提升幸福华城餐饮夜市街区,打造朝阳街智慧主题购物特色夜市街区,形成吾悦广场、千鹤湖公园、凤凰文化广场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叫响“渔港风情广场”夜间休闲消费新品牌,黄沙港渔港贸易中心一期三季度建成达效。全县建成一批建设标准高、服务功能强、公益性功能发挥好的典型示范农贸市场。全力提升消费能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4、做强民生产业,打赢服务业发展“精品牌”。聚焦优质均衡,依托射阳县高级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我县实验初中市优秀初中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布局规划,引进国内知名教育集团,加强与南通等地区先进学校的沟通交流,全力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站式精品教育体系,持续打造“学在射阳”教育品牌。推动学前教育、教育培训、考试服务、职业技能等教育衍生产业链配套,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加快人民东路幼儿园、达阳路幼儿园、少体校建设步伐,确保2021年秋学期投入使用,推进县高级中学四星高中创建,年底争创省标教育技术装备先进校6所,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常态化运营陈义汉、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及名医工作室机制,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年内实现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新港城人民医院投入运行。完善养老服务业体系,构建幸福养老的“射阳样板”,实现县养老中心入住率达90%以上,加快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黄沙港渔港小镇、养老中心二期等精品康养项目建设,吸引上海、苏州、无锡等地老人来射安居。
5、实施扶强引优,打造服务业发展“雁阵牌”。继续深入实施规模企业的培植工作,全年新培植服务业规模企业80家,对新增企业继续实行政策性奖补。深入有关企业实地调研,优选一批企业集中培育,促其尽快扩大规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带动全县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全年计划培植入库税收5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100家,其中500-1000万元企业60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40家。鼓励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市级“争星创优”活动,全年计划获批8家星级企业。积极做好服务业集聚区的储备培育和梯度推进工作,进一步健全集聚区组织管理机构,力争射阳港港口物流园获评市级5A级服务业集聚区,加速培育新城商务商贸集聚区。争创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推荐华能智链申报省级互联网平台重点企业。对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新业态的龙头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大力引进一批区域性总部企业以及研发中心、决策中心、利润中心等功能型总部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标性总部楼宇集群和总部经济集聚区。
三、组织保障
1、加强服务业工作协同联动。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县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员工作机制,县发改、统计、商务、财政、市场、税务等部门按季召开联席工作会,加大协同合作,逐步完善“发改统筹、部门联动、镇区落实”的推进机制,形成联动合力,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做好服务业发展和政策落实情况的月监测、季分析、半年总结工作,对各行业服务业发展形势及时预判预研,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
2、加强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金融纾困、减税降负等支持服务业发展及应对疫情影响政策措施。灵活应用国家、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继续用足用活2000万元县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在规模企业每个奖补3万元基础上,加大服务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产业融合、平台载体、品牌培育和标准化建设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扶持力度。
3、加强服务业评估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加大服务业在全县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的评估督查工作,确保工作到位、任务落实、奖补明确。完善并严格执行督查考核体系,强化各镇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责任人”意识,建立“月度报表、季度评比、半年考核、年度表彰”的考评体系,形成人人“争上游”的良好发展氛围。
射阳县人民政府
2021年3月8日